close

  新世紀以來最熱大暑
  前日43.1℃,昨日43.4℃,連續兩天,城北紅旗巷“勇奪”成都最熱地!
  這條位於駟馬橋附近的小巷為什麼這麼熱?成都商報為您揭秘。
  本報昨日公佈成都35個氣象觀測點前日最高溫,其中位於駟馬橋附近的一條小巷———紅旗巷氣溫最高,達到43.1℃。
  從成都氣象臺發佈的實時氣溫監測數據來看,昨日成都最熱地又被紅旗巷拿下,該地昨日13時最高溫達43.4℃。
  兩天兩奪“成都最熱地”,為什麼這條小巷會這麼熱?昨日,成都商報記者實地走訪紅旗巷並採訪氣象專家,為您解讀這條小巷的最熱之謎。
  記者走訪:
  走進小巷熱浪滾來
  居民看了本報才知是成都最熱地
  昨天13:35,太陽正烈,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了紅旗巷。“熱!確實熱!”一拐進這條不足6米寬的小巷,滾滾熱浪立即向記者撲來,陽光直曬地面溫度高達42.1℃,有林蔭遮擋區域地面溫度也達到了35.1℃。
  “我是看了昨天的成都商報,才知道我們這裡竟然是成都市最熱的地方!”在紅旗巷5號院小區已住了十多年的徐女士,提起自己家門口成為 “成都最熱地”一事,顯得有些難以置信,“我在這裡住了這麼久,確實覺得這條窄巷子比一般街道要熱一些!”
  當地居民說:
  巷子通風效果不好
  兩側高樓將其夾成“深谷”
  據徐女士介紹,在這條不足500米的小巷子里,盡頭是一座學校(成都八中北區),所以街上通風效果不算好,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車輛進進出出,夏天從行人面前一開過,車子從地上捲起的熱浪就撲面而來,酷熱難耐。
  而街道兩側的兩個居民小區也都是高層公寓,兩側的高樓把巷子夾成了一個“深谷”,住了數千位居民,建築密度確實有點大,樓和樓之間隔得太近,她經常站在三樓陽臺上都感受不到一絲風,整條街像一個大蒸籠。
  “我傍晚散步時,都寧願跑遠點去動物園一帶,” 徐女士嘆著氣說。
  十多家餐館空調
  面朝街面成天噴熱氣
  芙蓉華庭小區的居民李女士稱,“這裡這麼熱,是人為造成的!”她指著小區樓下生意紅火的十多家餐館說:“這些餐館把空調外機就直接安裝在招牌上方,還是面朝街面上,白天黑夜地朝外噴熱氣,巷子又這麼窄,咋可能不熱嘛!”李女士說,自己每次路過這幾家餐館都得加快腳步,以免被熱氣噴到。
  街辦城管說:
  巷子窄 樓距近
  居民密度大 熱量擴散慢
  正在紅旗巷執勤的駟馬橋街道辦事處城管朱萬彬告訴成都商報記者:“這兒的居民往年夏天也向我們反映過高溫的問題,據我們觀察,巷子窄、樓距近、居民密度大,熱量擴散慢是這裡比周邊地區更熱的主要原因,但氣溫能到40多度未免太誇張了,老人小孩都會受不了的。”
  專家分析
  紅旗巷氣溫異常
  系城市熱島效應體現
  省氣象臺專家表示,紅旗巷氣溫異常走高就是城市熱島效應的體現,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和大量人為原因,改變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溫度、濕度、空氣對流等因素,進而引起的城市小氣候變化現象,城市建築群密集、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土壤、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熱率和更小的比熱容,使得城市地區升溫較快,並向四周和大氣中大量輻射,造成了同一時間部分區域氣溫較高。
  專家稱,安放在紅旗巷的氣象觀測站是自動站,平時無人值守,目前觀測站的情況台里也不能確定。“可能損壞了,也可能是離什麼高溫物體太近,”專家表示,不論是損壞還是被周邊環境所影響,該觀測站肯定不再適合用作氣象觀測,它採集的各項數據目前已不再被氣象部門所採用。
  專家稱,氣象觀測站的選址建設需要周邊嚴苛的配套條件,例如觀測箱要架設在草地上,周圍不能有污染源和排熱口等。但隨著城市持續發展,留給氣象觀測站的空間也越來越小,從紅旗巷觀測站數據偏離周邊觀測站的程度來看,該觀測站的數據已不可靠,市民無需擔心。
  成都商報記者 王歡 攝影記者 鮑泰良  (原標題:紅旗巷為何這麼“火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73siyp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